我的上一份工作在高級娛樂場所,其實也是大家口中所謂的八大產業,擔任副領班的職位,負責服務生的排班以及客戶的接待,因遇到疫情爆發被迫停班,而這個意外的空檔,讓我有時間參加了一場線上的工程師體驗營。原本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,但當我實際寫下第一段程式碼時,那種用邏輯解決問題,讓功能跑起來的成就感,深深吸引了我。
因此我開始思考起自己原本的工作是不是還有持續發展的可能,在家人眼中雖然相對穩定甚至高薪,但因為產業關係需要日夜輪班,讓我的生活品質大受影響,加上 2020 年遇上疫情而全面停工,各種被取代的風險始終存在,相比之下,我一直以來都對電腦和 3C 工具充滿興趣,習慣自己摸索操作方式,這些特質讓我對軟體開發愈來愈好奇,如果真的需要換工作,軟體工程師成了我的首要選擇。
疫情過後,雖然在高級娛樂場所的工作開始趨於穩定,但我不禁思考起,有天 40 歲以後的我,還有體力這樣輪班嗎?雖然賺了不少錢,但是健康跟生活品質卻是用錢也買不回來的!
選擇 ASTRO Camp 的理由
當時我評估過幾個不同的管道,也嘗試過線上學習,但 ASTRO Camp 的課程規劃最吸引我的原因,首先是三個月的全職課程,從零開始教學,然後上課的方式是實戰演練,透過業界開發情境,做出畫面的功能和效果。
加上團體專案模擬業界開發流程,讓我從實際開發過程中建立專案管理能力,也學會要如何多人協作;課間更找來了職涯顧問團隊,透過模擬職場的氛圍,讓我有機會可以在表達多做練習,這些訓練,讓我覺得 ASTRO Camp 是可以陪我成功轉職工程師的。
上課的日子
在進入實體課前,ASTRO Camp 提供線上課程讓我們先做準備,因為時間有限,我會建議不要在某個章節花太多時間卡住,先把影片完整跑完一輪,雖然當下吸收可能有限,但後續配合實體課的強化,往往會突然茅塞頓開,前面模糊的觀念就能真正串起來。
而三個月全職實體課程,時間上的安排是一週四天上課,搭配一天到班自習,這樣的節奏其實很合適新手的我,可以利用自習時間去消化和整理課程的內容和完成指定練習,而每天課後以及自習時間都會有工程師助教在教室裡,遇到問題時,也能即時討論和求救。助教都是第一線的工程師,而這樣的角色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存在,在請益的過程中,也能學到最貼近業界的解決問題方式,也能讓我對於未來的工作樣貌更有概念。
團體專案與成長
課程的中後段開始進行團隊專案協作,要和五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學一起分工協作,從需求討論、功能拆解到最後整合,每一步都模擬業界的真實開發流程。
過程中當然免不了意見分歧,有時候是對技術實作的選擇意見不同,有時則是溝通方式不一致,導致進度卡關,但正因為這些摩擦,我才真正體會到協作的價值,並學會如何用理性討論化解爭執,學會在衝突中找到共識。
更重要的是,這段專案經歷讓我真實體會到開發流程,以及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,這種轉變也讓我慢慢建立起了身為工程師的自信心。
求職過程
課程後半段開始安排履歷指導、模擬面試的工作坊,這對我幫助很大,原本履歷只是一堆技術名詞,但在課務組和協助履歷的 Ed 老師調整之後,開始能讓人一眼看出我的專案經驗與角色;而模擬面試更像是安全的練習場,讓我在真實面試前先跌倒,再站起來。
收穫與感謝
在扎實和高強度的訓練下,我在結訓後僅僅一個半月,就順利拿到第一份 offer,正式踏入夢寐以求的工程師職涯。回頭看 ASTRO Camp 的三個月,對我而言是一段全心投入和快速成長的黃金時光。
這三個月裡,從和同學們並肩熬夜解決問題、到老師與助教耐心的指導,在課務組貼心的協助下,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深刻感受到有人陪伴學習的力量,一開始其實很害怕卡關、懷疑自己能不能學會程式的心情,逐漸轉變為帶著信心去挑戰困難。
ASTRO Camp 讓我實現了轉職工程師的目標,謝謝這段旅程中的每一位老師、助教、課務組以及同學的支持與陪伴,是因為有你們,我才能帶著滿滿的勇氣與信心,走進人生全新的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