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插畫研究所到網頁工程師的成長之路

#工程師 #新手 #轉職 #插畫家 #零基礎
梁雅絜
學員見證
從插畫研究所到網頁工程師的成長之路

轉換跑道的契機

「除了畫圖,我還可以做什麼?」看到自己即將參與畢業展覽的其中一幅畫,因為展覽空間不足被撤下來,我的腦中突然冒出這個想法。
回顧過往的人生軌跡,我曾深信自己會畫圖畫一輩子,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「理所當然」,讓我錯過了探索其他領域的機會。研究所畢業後,我曾嘗試使用網站打造平台製作個人作品集,但卻發現操作上缺乏彈性,也不能製作凸顯個人風格的視覺效果以及客製化的功能,因此便認識到網頁前端技術,即使當時連 console.log 都還不知道是什麼。

選擇 ASTRO Camp 的原因

在決定上課前,我曾嘗試透過 YouTube 自學大約一個月,看影片總讓人,產生好像學會了的錯覺,實際上輪到自己要實作時,才發現腦袋一片空白,最常冒出的想法是:教學影片裡的這個人是怎麼知道要這樣寫?

此外,又意識到想做出一個網站,不是只懂前端就足夠了,自學時所遇到的疑問更是數不勝數,面對網路上眾多的學習資源,也不確定哪些更適合剛起步的自己,因此便展開了到處試聽課程說明會的行程。直到現在都讓我印象深刻,五倍的 Keddie 在介紹課程以及為我解答課程疑惑時,自信又專業的態度,讓我在結束線上說明會時就決定選擇 ASTRO Camp。

課程與收穫

在進入實體課程前,會先觀看一定時數的線上課影片,當時自己在 HTML/CSS 上投入太多時間,其他課程都沒有看完,導致進入實體課時要一邊吸收課堂中更深入的知識,又要一邊追趕線上課程進度,因此真心建議大家,如果時間允許,請務必把學習著重在 Python 、JavaScript 的吸收與練習上。(藝術或設計相關背景的人,或許會對於操作網站外皮感到新鮮,但是相信我,Python 跟 JavaScript 才是能在未來做出更多有趣的東西的學習重點!)

實體課程中,每次只要聽到老師出題並說:「給大家 5 分鐘,完成後把程式碼貼到群組。」,都會讓我緊張得心跳加速,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小測驗,反而漸漸累積了基礎;此外,老師常用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抽象概念,讓學習過程不再艱澀,例如在教 Git 時,他將其比作煮菜做食譜:每完成一個步驟,就拍一張照片,紀錄那個步驟具體做了什麼。最後,也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,老師經常在課堂上分享:「沒有人會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。」這句話,正好解開了我過去自學時對「為什麼別人知道要這樣寫?」的疑惑,我認為這句話也很適合作為啟發,時刻告訴想要轉換跑道的人:你不是學不會,只是此時此刻還不知道,所以需要學習!

下課後,學習並沒有就此結束

除了課程內容與課後小作業之外,我認為很不錯的一項安排是助教解惑時間。在課程進行中,常常有些問題一時沒有想到,而這段時間就成了最佳的機會,可以向助教請教並釐清觀念。同時,也能觀察身為工程師的助教們是如何面對問題、拆解問題,並一步步找到解答。

平日下課後,許多同學仍選擇留在教室;到了假日,更常見到大家自主地到教室自習。有些人整理上課筆記,有些人討論、互相提問。這種氛圍正是實體課程其中一個值得投入的點,雖然學習過程辛苦,但你會清楚知道,自己並不孤單

後續的團體專案更是參與實體課程的另一大優點,在分組前會先進行小測驗,確保各組的程度大致平均,讓專案能順利推進。來自不同職業與背景的同學聚在一起,團體專案成了實際體驗開發流程、並學習與他人溝通協作的寶貴機會。

我明白自己在班上並不是學習速度最快的人,有時還會在課堂中提出笨拙的問題,甚至還曾不小心導致團體專案的網站出錯。但正因為有 ASTRO Camp 完整的助教群、提供的自習空間以及團體的協作體驗,我才能在學習的路上少走許多彎路,穩穩地把基礎打好。

從履歷健檢、模擬面試到收到 Offer

對於沒有工作經驗的我來說,這兩部分給我很大的實質幫助。首先,一對一的履歷健檢讓我將內容更聚焦於個人特點與技能;團體模擬面試不僅是磨練口條,同時也是訓練膽量的好機會,同學們集中在同一空間,由面試官逐一提問,因此除了自己的回答,也可以一邊聆聽同學們面試時的回應。自 ASTRO Camp 結業後,我也透過五倍安排的企業媒合以及來自 104 的面試邀約,一邊累積實際面試經驗、搜集面試問題,也一邊在過程中,漸漸降低了自己對於求職的不自信與膽怯

從學習到上岸,旅程仍在前行

於課程結束後約莫兩個月,我很幸運拿到了成為工程師的入場券,我從未想過,當時那幅被撤下、倚靠在牆邊的畫,竟會為我帶來意想不到的轉機。然而,我也明白,這並不是結束,而是另一個開始!開始累積更多實作經驗,開始理解更多自己還不知道的事。最後,想感謝一起完成團體專案的同學們、給予幫助的助教群、課務以及老師們。謝謝每一位曾經給予幫助的人,我也希望能把這份幫助繼續延續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