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零開始,135 天成功轉職

#工程師 #ASTRO Camp #轉職
陳威辰
學員見證
從零開始,135 天成功轉職

個人背景簡介

我大學是經濟系畢業,畢業後也投身金融業。然而,成為軟體工程師的念頭,我想很久了。主要原因是個人性格,以及曾經偶然嘗試下,發覺寫程式的樂趣。能夠從簡單的 0 與 1 創造出如此複雜的邏輯,讓我深感著迷。但此等念想,缺乏執行也只是空談。從大學階段一路到出社會,我嘗試過無數次的程式學習,購買了不少的線上程式課程,卻反覆折戟。我總是淺嚐即止,不是無法完成線上課程,就是完成了也茫然無所依,缺乏明確的下一步。時光推移中,我的行動如浪花般擱淺、消散,徒勞的循環。

或許是年紀到了,現實的壓力讓我在 2024 年初開始更實際的審視成為軟體工程師的可能。那時候我給自己下了一個但書:「 2025 年初前沒有找到相關工作的話,就要放下該念頭。」有了期限,我開始全面的分析過往的失敗,以及可能的路徑。那時我得出了一個結論,我需要同儕的彼此磨礪,以及即時回饋疑問的資源。換句話說,我需要一個實體的補習班。

選擇五倍學院

提供轉職的相關課程非常多,選擇哪一個其實非常困難。對我而言,最重要的條件包含:
1. 實體課程
2. 師資與學習協助
3. 就業資源與面試協助

實體課程對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我就不贅述了。師資和學習協助的部分,我花了不少時間爬了主要轉職班的師資評價,以及相關師資本身的實力。我不只希望講師會教,我更希望講師技術能力優秀。因為我認為,實體學習一大優點就是學習優秀工程師的經驗,不論是開發的經驗,或是他們自我學習的經驗,這些都不是線上課程可以得到。因此既然要走線下路線,那就要得到最好的。很幸運的是,在 ASTRO Camp 除了講師本身很多相關經驗可分享外,助教群也有著豐富的學習與開發經驗。我從他們身上,學到了很多除了程式本身外,諸如如何自學,以及如何查找資料的技能。

就業資源與面試協助也是我關注的另一大重點。其中,我個人最關注的是履歷的協助,因為身為科技業門外漢,我必須了解技術能力之外的許多細節。例如,就業市場對轉職仔的要求是什麼?看到相關履歷時,最在乎哪些特質?我又該如何突顯自我,在短短三個月期間讓履歷變得精彩?這些疑問在五倍舉辦的履歷講座與健檢中,都一一得到回覆。同時,我們也被要求隨著進程,提交履歷草稿,走出那最艱難的第一步,在反覆磨礪中提煉出最好的一面。

我沒有去過別的轉職班,我並不知曉其他地方狀況為何。我只能說,當初選擇來 ASTRO Camp 的確符合我的初始期待,讓我在轉職路上走得更順暢,得到無數協助。

先修課程、上課內容

報名 ASTRO Camp 後,五倍學院提供了相關主題的先修課程影片。初看影片時,內容之細令我詫異。由於我上過不少線上課程,因此先修課程內容我大致了解,但相同的主題,相同的範圍,ASTRO Camp 的課程鑽得更深,解釋的也更詳細。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這個風格,但我個人滿享受這種細節的展露,讓許多程式的流程不再只是因襲成規,而是有完整的脈絡可循。

正式課程接續先修課程的風格,把很多看似基礎的概念,解釋得非常詳細,細到我後來面試跟面試官解釋時,他曾詫異這是我三個月內學會的知識。舉例來說,前端開發常碰到的 event ,來了五倍後我才知道,分有 bubbling 、capturing 、 target 等不同階段,這讓我後續 debug 時,能更精確的掌握各種可能性。白話來講,就是五倍不止教會了我如何開車,同時也讓我在車子拋錨時,知道如何尋找問題來源,並有效解決它

ASTRO Camp 以全端為主,也就是前後端,包含串接資料庫都會涵括。隨著課程進行,我先是加深、加廣原先對前端的認識,更學習到了完整的後端框架與結構。不論是概念或是實作都一併涵括。在課程開始兩個月後,我就自己嘗試完成了兩個個人的全端小專案,不但是複習,更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。

專題開發

課程最後一個多月為小組專題開發。雖然我已有個人專案經驗,團體開發完全是另一個層級的挑戰。首先,學習業界常用的 Git 與 GitHub 是一大挑戰。不論是技術層面或是溝通層面,我們都提早碰上了工作後可能的種種難題。再來是開發流程,雖然 ASTRO Camp 有一天專門教授敏捷式開發的步驟,但我們都是新手,真實上手時難免驚慌。我們這組的確也因不熟悉此流程,有過稍微激烈的討論。還好每個組別都有配置一位經驗豐富的助教,在我們需要時提供經驗分享,或提點我們可能方向,或提供可用工具,讓我們在前期的驚濤駭浪中能穩住船身。

隨著協作流程的慢慢上手,我們面臨的第二大難關就是功能的開發。雖然上課時已經學習許多,但專題也挑戰我們的自學能力,因為許多功能都不在上課的範疇,我們被迫要自己尋找方向,嘗試各種技術可能性,並將之實現。這當然是 ASTRO Camp 的刻意為之,因為自學能力也是身為軟體工程師的必要技能。實際上,後續面試時,展示專題期間如何查找資料,如何認證方向,都成為加分項目。不止一位面試官延伸詢問相關細節。所以回頭來看,專題就是雛鳥離開鳥巢,自己學習飛翔的經過。假如 ASTRO Camp 把一切設計好,直接端給我們的話,我不認為我能成長至今。

快速面試、面試

專題結束後 ASTRO Camp 提供了協力廠商的快速面試,同時也鼓勵我們開始自行投遞履歷。一開始投遞時非常緊張,擔心自己不夠好,擔心被拒絕,擔心去面試了被洗臉,擔心事後被嘲笑。但這其實都不重要,隨著課務組的協助,以及與同學的互相砥礪,我慢慢解決了心魔,一間一間公司的投遞,一間一間的去面試。我到最後一共投遞了 61 家公司,並獲得了 6 家面試機會,快速面試則得到了 4 個繼續面試的機會。

面試時,很多公司不只強調技術,更專注在人格特質與協作能力。對他們來說,轉職班出來得,要怎麼知道能夠堅持下去?這時候團體專題經驗就是一個很好的分享要點,透過案例讓面試官瞭解我的特質,並顯現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,是有能耐可以繼續走下去的。

結語

在 ASTRO Camp 結束一個半月後,也就是參加轉職班大約四個半月後,同時在我設的期限 2025 年初前,完成了轉職目標,要成為軟體工程師了。這段時間走來,有辛酸也有感動,更難想像的是,我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,達成了我肖想那麼久的夢想。寫心得文的當下,我還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。

我想,很多事情有時候就差那麼一點決心,差那麼一點努力,或許目標真的不是那麼遙不可及。我不會說每個人都適合當軟體工程師,也不會推薦所有人都付錢參加轉職班。但我推薦任何有相關念頭的人,可以聽聽看五倍說明,了解一下情況,了解一下環境,或許你也會得到跟我一樣的結論。